在2025年“数字领导力网络研讨会”上,Chai Lay Ching 博士的开场并非数据堆砌,而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:“你,正在为未来做准备吗?”
在这场以“数字时代的文化演变”为题的主题演讲中,Chai 博士提出:变革不仅是技术上的飞跃,更是文化上的再塑。她不仅具备食品生物技术背景,更兼具教育领导与行业视角。如今,她的工作重心在于培养具备未来能力的人才 —— 这在多个领域加速变革的当下,显得尤为迫切。
当科技重塑传统
以农业为例,Chai 博士描述了从依赖劳动力与经验积累,到依靠数据驱动的精准农业的转变。曾经以人力与传统为核心的农业,如今正由物联网、无人机与人工智能驱动。
“精准农业不仅提升了产量,它更改变了决策如何做出、何时做出,以及由谁做出。”
这种转型也同样体现在电商行业。从最初的线上交易到如今自动化配送生态系统的建立,数字进化不仅革新了物流方式,更重塑了消费者的期望 —— 趋向即时、个性化与透明化。
数字经济下的新文化常态
数字工具同样正在重塑人们的沟通、协作与消费方式。TikTok 与小红书等平台让内容创作权从机构转移至个体;而疫情则让远程办公成为主流。在各行各业中,数字行为正在演变为文化行为。
“这不仅仅是工作方式的变化,更是我们如何连接彼此、如何领导与影响他人的方式的全新定义。”
这一变化的影响深远 —— 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体验,也改变了组织管理人才与规划未来工作的方式。
AI时代下的技能再造
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,到2025年,50%的员工将需要技能重塑。与此同时,虽然有8500万个职位将消失,但将诞生9700万个新职位 —— 其中很多都要求融合技术与人类能力的复合型技能。
Chai 博士指出,AI工程师、XR设计师、网络安全分析师等职位正迅速增长;而数据录入、文职、邮政等工作则持续下滑。
不只是更技术,而是更“人性”
随着自动化提速,市场对“数字+人性”混合型角色的需求激增。真正突出的是,变化不仅是速度的加快,更在于所需技能本质的变化 —— 领导力、创造力、分析思维和科技素养成为核心。
“想要在转型中生存下去,不只是变得更‘技术’,而是变得更‘适应’,更有‘伦理’,更有人性。”
高校与产业合作势在必行
她指出,教育系统不能再与产业脱节运作。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,而未来的就业力,取决于高校能否与产业同步进化。
她提出三项关键策略:
- 根据行业需求制定微证书和短期课程
- 通过实习、产业项目与导师计划实现体验式学习
- 推动聚焦现实问题的研究合作,实现快速落地
框架落地:Sunway大学的AI教育体系
这些理念正在 Sunway 大学落地执行,其 AI 教育框架致力于将 AI 素养整合至各学科当中,强调伦理科技使用、跨学科设计与智能学习环境。
目标不仅是教授学生技术能力,更是帮助他们在AI驱动的世界中,以责任感引领变革。
对行业领袖的呼吁
Chai 博士最后向业界发出邀请:
- 联合设计解决技能差距的短期课程
- 与高校合作开发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
- 通过导师制度、实习和联合研发投资人才成长
我们究竟正在建设怎样的未来?
她在结语中指出,行业应将教育视为合作伙伴,而非人才管道。共同开发课程、共享挑战、投资长期能力建设,而非短期产出。
“科技将持续演进,但问题是:我们的文化能否同步进化?”
她强调:数字领导力的本质已经转变,它不仅是采纳新技术的问题,而是如何对齐价值观与系统,教育与就业,以及创新与人性的系统性对话。
Read the English article her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