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高端酒店行业中,行政酒廊通常被视为身份象征——安静、优雅,仅为顶级宾客开放。但在舒适的座椅和免费点心背后,其实藏着一个很多酒店忽视的问题:你的行政酒廊究竟是在赚钱,还是只是在浪费空间?
在一些酒店,答案很明确:当然在赚钱。但在另一些情况下,这个空间却悄无声息地消耗着运营成本,同时占据了宝贵的核心位置。我亲眼见证过这两种情况。而决定性差异,往往在于酒店是否将行政酒廊作为一个战略业务单元来运营,而不仅仅是一个附加服务。
以下是一个实用框架,帮助你从今天开始评估、优化甚至重新思考你的行政酒廊模式。
亮点
第一步:清楚了解你的真实成本
首先要准确核算完整的运营成本。不要遗漏任何部分:
- 人员成本:包括薪资、福利和培训
- 餐饮成本:自助餐、小吃、饮品消耗及浪费
- 公共设施与维护:空调、清洁、洗衣等
- 资本支出:家具、视听设备和周期性升级
- 空间的机会成本:这个位置如果改作客房、会议室或对外租赁的零售空间,是否会带来更高收益?
通过这一步,你可以清晰地了解行政酒廊每月对你损益表的实际影响。
第二步:谨慎归属收入
与水疗中心或酒吧不同,行政酒廊并不会直接向宾客收费。其收入体现得更为间接,主要通过更高的平均房价(ADR)以及提升的忠诚客户预订量。
你需要追踪以下几个关键点:
- 行政客房的溢价是多少?例如,如果行政房型每晚比标准房贵60美元,而你每天售出50间,那么这就是每天额外3000美元的潜在收入——前提是这些房间是售出的,而非免费升级。
- 免费升级所造成的稀释效应也必须考虑。如果有30%的行政酒廊使用者是通过忠诚计划免费进入的,那么这部分实际上并未为你带来直接收入。
- 从反方向思考——有多少宾客是因为行政酒廊而选择你的酒店?即使他们没有支付更多,但他们可能本来会选择你的竞争对手。
你还应问自己:如果某位忠诚客户每年在你酒店住10晚,这种“粘性”是否部分来自行政酒廊的吸引力?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这个空间的价值就远超过了眼前的现金收入,它是客户保留策略的一部分,值得被量化。
第三步:衡量战略价值
即使行政酒廊在财务上未能直接盈利,它可能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:
- 提升回头客比例和官网直接预订率
- 降低对OTA平台的依赖
- 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净推荐值(NPS)
- 为整家酒店争取更高的平均房价
例如,如果20%的回头客表示行政酒廊是他们再次选择入住的原因,那这就不是“可有可无”的附加服务,而是你品牌战略中的一个优势点。
第四步:灵活扩展
有时最明智的策略是扩大行政酒廊的可用性。
在我曾经管理的一家酒店,我们在旺季期间将行政酒廊开放给所有房型,作为差异化体验的一部分。这一大胆举措旨在提升高峰期间的市场竞争力。
结果如何?我们取得了破纪录的收入,客户反馈极佳,回头客明显增长。我们甚至不得不将大堂酒吧临时改造成行政酒廊,以满足需求。
关键在于:不要把行政酒廊当作固定不变的福利,而应将其视为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运用的商业工具。
第五步:重新思考或重新定位
如果财务和战略回报都不理想,那么就需要考虑调整方向:
- 缩小行政酒廊面积,将部分空间改作会议室或零售用途
- 更积极地进行商业化,如出售单日通行证、开放本地会员计划
- 提升服务品质,让房价溢价有更多理由支持
如果你正在考虑新增一个行政酒廊,请先问自己以下问题:
- 是否全年都有足够的高端需求来支撑其运营?
- 我们能否设计出有差异化的体验?例如名厨主导的菜单、健康主题项目或本地艺术策展?
- 它是否真的能提升客户忠诚度、品牌价值或整体房价?
一个运营得当的行政酒廊,可能成为你酒店的差异化护城河。但前提是,它必须在战略定位和价格策略上精心打造。
最后的思考:把行政酒廊当作一个“业务单元”来看待
如果用心经营,行政酒廊完全可以成为酒店的盈利中心,推动客户忠诚度、提升房价,并增强直接预订能力。
但若任其自行运转、缺乏管理,它很可能成为酒店内成本最高的浪费空间。
在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、客户期望持续提高的当下,酒店再也负担不起无效资产。现在是时候停止将行政酒廊当作“福利”来看待,而应将其视为具有潜力的商业引擎。
编者按:
本文原题为《Is Your Club Lounge Making Money—Or Just Taking Up Space?》,由仲量联行(JLL)战略咨询与资产管理副总裁 Pierre Maréchal 撰写。他拥有超过20年亚太及全球酒店行业经验,长期为酒店业主提供资产表现优化、运营商遴选与商业策略相关建议。
亮点
Read the English article her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