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正是 Tracy Ho 所专注解决的问题。作为 Frame & Fame Personal Branding 的创始人,她帮助来自亚洲各地的领导者,从被忽视的专家成长为有影响力的公众声音。Tracy Ho 与企业高管、创业者及高绩效专业人士合作,打造能够赢得信任、影响力与尊重的个人品牌——无论在哪个行业、哪种文化背景下。 在本次专访中,她分享了为什么“有成绩”已经不够、文化如何影响个人能见度,以及如何实现真正持久的转型。如果你认为个人品牌只是外表包装,那这篇文章可能会改变你的看法。 亮点觉醒时刻:为什么个人品牌至关重要高管盲区与文化障碍真正的转变:从内而外的蜕变坚守自我:作为教练,她如何自处?结语:真正被看见的价值 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episode/5Ns0oL5J31zuhrX1kwbU7v?si=7nnukdriQkarUtyc420CkA 觉醒时刻:为什么个人品牌至关重要 问:你常说领导力品牌不仅是可见度问题,更是影响力问题。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个人品牌能为高层领导带来突破性发展? 答:过去我也相信,只要努力工作、低调行事、交出好成绩,成功自然会来。但在我曾经的职场生涯中,这个信念被狠狠打破了。 当时我一直是表现突出的员工——经常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人。但我却发现,那些能力未必更强的同事,更容易获得关注、升职甚至拿到我梦寐以求的领导岗位。 那一刻我意识到:光靠表现是不够的。关键不在于你做了什么,而是别人怎么看你做的事。 后来我开始在香港和新加坡积极参与企业家与高管社群。我不断听到类似的困惑——尤其是来自女性、少数群体领导者和非传统背景的专业人士。他们做着了不起的工作,却没有声音、没有存在感、也缺乏平台。 这个洞察点燃了我的动力。我辞去了稳定的企业职位,创立了 Frame & Fame Personal Branding,帮助人们讲述自己的故事,放大价值,实现应得的认可、尊重与收入。 Tracy 在 Marketing 2.0 大会上演讲,强调高管的“存在感”比职位更重要。 高管盲区与文化障碍 问:在 Frame & Fame,你帮助高管“迈上新台阶”。你最常看到的高管盲区是什么?尤其是在“高管影响力”方面? 答:最大的盲区,就是认为专业能力已经足够。 尤其是在亚洲,很多领导人从小接受的教育中强调谦逊与低调,常听到“让作品说话”这类观念。但当你进入高层管理或董事会层面时,这种思维方式反而会成为障碍。 另一个常见误区,是认为“能见度”只是销售人员或市场人的事。很多高绩效专业人士不认为讲故事、影响力或组织内部曝光是自己的责任,所以他们错失了赞助机会、认可与更大的角色。 即便有人试图发声,他们也常常不知道该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。有的人讲太多、失去焦点;有的人显得太机械或排练痕迹重。我会帮助客户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有记忆点的信息,并协助他们发展适合的语调、肢体语言与存在感,传达权威感。 这不是“装出来”的,而是让你真正展现出你已经具备的领导力——并让别人也看到。 问:你的教练服务结合了 Gallup Strengths 与跨文化礼仪。你如何因应不同文化或行业的高管,量身打造教练方案? 答:我们的品牌名字“Frame & Fame”就体现了这点。“Frame”是关于心态、信息与视觉形象;“Fame”则是你逐步建立起来的领导力品牌与影响力。 我们最初提供三大核心服务:心态教练、故事塑造与高管形象照。但很快我们发现,尤其是跨文化工作的领导者,需要更多支持。 转折点之一,是我们将 Gallup StrengthsFinder(盖洛普优势识别)融入教练体系。它帮助客户从“我哪里不够好?”转向“我有什么优势?”一旦了解自己的天赋,他们能更真实地领导,而我们也能据此打造真正贴合他们的品牌故事。 我们还加入了跨文化商务礼仪训练。从正式晚宴的座位安排到亚洲董事会会议的潜规则,我们帮助领导者以自信与尊重游走于复杂的环境中。 外在形象也很重要——我们后来加入了高管形象造型服务。重点不是要穿得多时尚,而是要让外在呈现与你的角色、信息与文化环境相匹配。…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