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正是 Tracy Ho 所专注解决的问题。作为 Frame & Fame Personal Branding 的创始人,她帮助来自亚洲各地的领导者,从被忽视的专家成长为有影响力的公众声音。Tracy Ho 与企业高管、创业者及高绩效专业人士合作,打造能够赢得信任、影响力与尊重的个人品牌——无论在哪个行业、哪种文化背景下。
在本次专访中,她分享了为什么“有成绩”已经不够、文化如何影响个人能见度,以及如何实现真正持久的转型。如果你认为个人品牌只是外表包装,那这篇文章可能会改变你的看法。
觉醒时刻:为什么个人品牌至关重要
问:你常说领导力品牌不仅是可见度问题,更是影响力问题。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个人品牌能为高层领导带来突破性发展?
答:过去我也相信,只要努力工作、低调行事、交出好成绩,成功自然会来。但在我曾经的职场生涯中,这个信念被狠狠打破了。
当时我一直是表现突出的员工——经常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人。但我却发现,那些能力未必更强的同事,更容易获得关注、升职甚至拿到我梦寐以求的领导岗位。
那一刻我意识到:光靠表现是不够的。关键不在于你做了什么,而是别人怎么看你做的事。
后来我开始在香港和新加坡积极参与企业家与高管社群。我不断听到类似的困惑——尤其是来自女性、少数群体领导者和非传统背景的专业人士。他们做着了不起的工作,却没有声音、没有存在感、也缺乏平台。
这个洞察点燃了我的动力。我辞去了稳定的企业职位,创立了 Frame & Fame Personal Branding,帮助人们讲述自己的故事,放大价值,实现应得的认可、尊重与收入。

高管盲区与文化障碍
问:在 Frame & Fame,你帮助高管“迈上新台阶”。你最常看到的高管盲区是什么?尤其是在“高管影响力”方面?
答:最大的盲区,就是认为专业能力已经足够。
尤其是在亚洲,很多领导人从小接受的教育中强调谦逊与低调,常听到“让作品说话”这类观念。但当你进入高层管理或董事会层面时,这种思维方式反而会成为障碍。
另一个常见误区,是认为“能见度”只是销售人员或市场人的事。很多高绩效专业人士不认为讲故事、影响力或组织内部曝光是自己的责任,所以他们错失了赞助机会、认可与更大的角色。
即便有人试图发声,他们也常常不知道该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。有的人讲太多、失去焦点;有的人显得太机械或排练痕迹重。我会帮助客户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有记忆点的信息,并协助他们发展适合的语调、肢体语言与存在感,传达权威感。
这不是“装出来”的,而是让你真正展现出你已经具备的领导力——并让别人也看到。
问:你的教练服务结合了 Gallup Strengths 与跨文化礼仪。你如何因应不同文化或行业的高管,量身打造教练方案?
答:我们的品牌名字“Frame & Fame”就体现了这点。“Frame”是关于心态、信息与视觉形象;“Fame”则是你逐步建立起来的领导力品牌与影响力。
我们最初提供三大核心服务:心态教练、故事塑造与高管形象照。但很快我们发现,尤其是跨文化工作的领导者,需要更多支持。
转折点之一,是我们将 Gallup StrengthsFinder(盖洛普优势识别)融入教练体系。它帮助客户从“我哪里不够好?”转向“我有什么优势?”一旦了解自己的天赋,他们能更真实地领导,而我们也能据此打造真正贴合他们的品牌故事。
我们还加入了跨文化商务礼仪训练。从正式晚宴的座位安排到亚洲董事会会议的潜规则,我们帮助领导者以自信与尊重游走于复杂的环境中。
外在形象也很重要——我们后来加入了高管形象造型服务。重点不是要穿得多时尚,而是要让外在呈现与你的角色、信息与文化环境相匹配。
我们的方法始终是个性化、情境化的。因为“存在感”从来不是一种标准模板。

真正的转变:从内而外的蜕变
问:你曾指导过全球数千名领导者。有没有哪一位客户让你印象最深?他的转变不仅影响了职业发展,更改变了自我认知?
答:有一位客户让我至今难忘,我们暂且叫他 Harry。他是一位极具才华的医疗专业人士,在公共部门工作了15年。当我们第一次见面时,他正准备创办自己的私人诊所。
他极具使命感——希望能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、减少体制障碍,同时为家人打造更灵活的生活。但他的合伙人却有顾虑:“他能力强是没错,但看起来不够资深,客户会信任他吗?”
于是我们开启了完整的转型之旅。首先从外在形象入手——优化眼镜、发型和西装,让他的外表更符合他的专业性与成熟度。然后我们重新构建他的品牌故事与高管影响力。通过像 LEGO 拼图这样的教练工具,我们拆解他的价值观、人生目的与经历,打造出强有力且真实的个人叙事。
接着,我们训练他的沟通与表达能力——包括电梯陈述、定价对话、应对异议等等。最后,我们还模拟客户见面与媒体访谈等真实场景进行演练。
九个月后,我参加了他的诊所开业仪式。他神态自信,热情地迎接每位来宾,面对镜头也落落大方。但最打动我的是他的一句话:“现在我终于觉得自己在解决真正关心的问题——而不是在应付体制内的权力游戏。” 这就是展现真实自我的力量。
坚守自我:作为教练,她如何自处?
问:你帮助那么多高层高管建立个人品牌,自己却始终保持真实与热情。你是如何在高期待中保持内在平衡的?
答:就像所有创业者一样,我也有过许多怀疑自己的时刻。我常开玩笑说:我是个“生活中半杯水满”的人,但在经营公司时却是“半杯水空”的那种人。我时常会想:我做得够多吗?成长够快吗?方向对吗?
我学会了,不要一个人硬扛。
我请教练帮我补足我的短板,比如财务与运营。我也加入了小而信任度高的教练与创始人社群。我们不仅在商业上互相支持,也在生活上给予彼此力量。
当然,还有我的家人。他们无条件的支持让我记起当初为什么走上这条路,也让我坚定继续前行。
每次结束一场咨询或工作坊,我都充满能量。看到客户走得更稳、说得更有底气、终于觉得自己值得被看见,那种喜悦无可替代。
那份使命感,就是我坚持下去的理由。

结语:真正被看见的价值
在当今全球化、高竞争的时代,仅仅专业优秀已无法保证成功。无论你是带领团队、创办初创企业,还是穿梭于董事会议室,你“如何呈现自己”往往与“你做了什么”同等重要。
Tracy Ho 的工作提醒我们:个人品牌不是自我炒作,而是自我领导。它是一种让别人看见、理解、并愿意支持你真正价值的方式。
如果你准备从“被忽视”走向“有影响”,她的建议很明确:要有意识地行动,要有勇气,要让自己被看见。当你的“存在感”与你的潜力对齐,一切才真正开始水到渠成。
Read the English article her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