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航空业的 AI 并不是为了取代人类的专业知识,而是要在人类创造力与机器智能之间建立强大的共生关系。”——Nelson Wu
Nelson Wu 仍然清晰地记得那个彻底改变他思维方式的时刻。在攻读 MBS-IMB 项目的过程中,一次与 AI 专家的炉边对话,彻底颠覆了他对“创新”在航空领域中真正含义的理解。
这次对话的重点不仅仅在于生成式 AI 的技术能力,而是它如何深度变革人类的决策过程、运营效率,甚至是像航空货运和航司运行这类高度复杂系统中的安全性。
这种新视角如今已成为他领导 VietJet Air Cargo 的核心理念。作为东南亚发展最快的航空货运网络之一的总经理,Nelson 在“2025 数字领导力网络研讨会”中表示,AI 不再是一个抽象概念或试点技术,它已经开始在航空业中影响着每一个高风险的决策。
亮点
传统的决策方式已经不够用了
Nelson 开场时直言不讳地指出:航空业长期依赖的传统决策模式,已经跟不上时代节奏。从乘客需求、天气变化到飞机传感器数据,各类信息以惊人的速度增长,但许多航空公司仍然使用老旧系统和手动模型来响应。
这种滞后不仅效率低下,更可能造成安全隐患。
“一次判断失误,就可能导致航班延误、成本上升,甚至带来安全风险。”他说,“如今的速度、复杂性和风险等级,要求我们拥有一个比任何人类团队都更快地处理、预测并做出反应的系统。”
在这种背景下,AI 不再是“是否需要”的问题,而是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。它并不是替代人类,而是在关键时刻成为做出高压决策的智能伙伴。
AI 智能决策的三大支柱
Nelson 将他的演讲结构归纳为三个“AI 赋能决策”的核心支柱:
- 数据整合(Data Integration):整合来自多个来源的数据——飞机传感器、天气系统、实时乘客需求等——构建出一个完整的运营视图。
- 预测智能(Predictive Intelligence):在问题发生前预测潜在风险(如设备故障、航线中断等),使团队能够提前采取行动。
- 自适应学习(Adaptive Learning):AI 系统能够通过历史决策与结果不断优化自身,形成反馈机制,从而提高每一次决策的精准度。
Nelson 强调,这三大支柱并非理论设想,而是真正被应用于行业前线。许多领先航空公司已经部署这些能力,而 VietJet 也正积极推行相关系统。
AI 如何实现主动预判:以 Lufthansa Technik 为例
德国 Lufthansa Technik 的案例是 Nelson 提到的典型示范。该公司借助 Microsoft Azure AI 打造了预测性维护系统,能够实时处理传感器数据,并以超过 92% 的准确率预测潜在组件故障。
“这不只是将纸面工作数字化,而是从‘被动维修’转向‘主动干预’。”
“这一转变带来的是量化的成果:更少的非计划性停机、更低的成本,以及更安全的飞行环境。”
Nelson 指出,这种 AI 系统不仅限于航空业,还可以应用在物流、制造业与其他高度依赖供应链的行业。
实时优化航线的 AI 实践:United Airlines 的做法
对 VietJet 每天运营的 450 趟航班来说,航线效率对运营表现和成本影响巨大。Nelson 介绍了 United Airlines 的 AI 系统(MARS),它能基于天气、空中交通、空域数据等,实时动态优化飞行路径。
通过这种预测模型,United 不仅减少了延误和燃油成本,还提升了航班准点率,显著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和公司盈利能力。
“这并不是要飞得更快,而是要飞得更聪明。”
从机组排班到旅客需求预测
AI 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引擎和飞行路径层面。
Nelson 分享了 Delta Airlines 的案例。他们通过机器学习重新设计了机组排班系统,使得人员利用率提高了 22%,每年节省成本高达 6500 万美元。AI 能够实时应对如天气等突发事件,快速重新分配机组人员与航班资源。
American Airlines 则采用深度学习模型对乘客需求进行预测,能够提前一年以 92.4% 的准确率预测旅客量。这一能力让他们能够动态安排机队并优化定价策略,从而提高利润并降低出错率。
Emirates 如何以组织规模推动 AI 创新
Nelson 分享的最具前瞻性的案例来自 Emirates Airlines。他们成立了全公司的 AI 决策实验室(AI Decision Lab),在短短两年内启动了 47 个 AI 项目,涵盖从货运到驾驶舱协作等多个部门,使整体决策效率提升了 22%。
“关键不在于技术本身,而是将 AI 作为企业的战略能力来打造,而不仅仅是数字工具。”
“要真正取得成效,就需要投入人才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,并勇于重塑老旧的流程。”
结语:决策系统也需要“智能进化”
演讲最后,Nelson Wu 向各行各业的管理者发出了一个挑战:
“AI 已经到来,真正的问题是:我们的决策文化,是否已经准备好随之进化?”
他呼吁企业不仅要构建数字化系统,更要培养真正理解 AI 的团队与数据驱动的领导力。未来十年中,真正能脱颖而出的组织,不是那些“自动化最多”的,而是那些“预测能力更强、适应更快、决策更智能”的组织。
亮点
Read the English article her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