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东南亚支离破碎的消费市场中,Gojek 提供了一种引人注目的范例,展现了如何通过“超本地化战略”将本地知识转化为数字领域的主导力量。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预测,到 2024 年,亚洲人口将增长超过 50%,并持续城市化,这也意味着企业将面对一个日益复杂的市场格局。
在这庞大的人口中,仍有相当比例处于中下阶层,各城市消费者的需求差异极大。一个在雅加达行之有效的方案,可能在胡志明市或曼谷完全失效。
Gojek 正是应运而生的企业代表。这家诞生于印尼的公司,通过将超本地化战略融入业务的各个层面,成功将区域割裂的问题转化为自身的竞争优势。
亮点
本地挑战孕育的解决方案
Gojek 的起点,源自雅加达令人窒息的交通问题。根据 2023 年 TomTom 交通指数,雅加达被评为全球最拥堵的城市之一。交通瘫痪让许多居民放弃购车,而 Gojek 的摩托车出租服务,成为解决城市通勤问题的现实选择。
2010 年,Gojek 以摩托车出租电话预约中心的形式创立,不久后迅速转型为一个数字平台,并已被下载超过 5000 万次。
在印尼取得成功后,Gojek 将业务扩展至泰国、越南和新加坡,与 Grab 等本地巨头展开正面竞争。
不过,Gojek 并未采取“模板复制”的扩张方式,而是根据每个市场的文化和基础设施差异,进行量身定制。
Gojek 的超本地化战略实践
Gojek 并不照搬全球化的标准剧本,而是将“本地化”视为商业方法的核心。它的运营方式深刻反映了所服务城市的社会动态与经济行为。
以下是 Gojek 超本地化战略的三个关键支柱:
超本地化实践一:GoFood 成为中小微企业的引擎
GoFood 不只是一个外卖平台,它更是餐饮类中小微企业(MSMEs)的增长平台。通过 GoFood PLUS 订阅服务以及多订单功能,用户能享受到更实惠的用餐体验,同时 MSME 商家也能借助基于地理位置的推荐算法获得更高曝光率,推动销售增长。
超本地化实践二:绿色出行与公共交通整合
Gojek 正在重新定义城市出行模式。例如,在雅加达南区试点的电动车项目,计划到 2030 年部署 5000 台车辆,并配备电池更换系统。此外,GoTransit 与 KRL 城市铁路车票系统整合,为大雅加达地区的日常通勤者提供更便捷、无缝的多模式交通体验。
超本地化实践三:适应城市规模的物流创新
Gojek 的 GoSend 物流服务,为企业提供基于 API 的配送系统集成。该服务在 COVID-19 疫情期间推出,帮助小商户维持运营。
其中,Multidrop 功能允许用户一次性投递多个包裹,并通过路线优化算法提供经济高效的配送方案,帮助用户节省成本。
为什么文化敏感性至关重要
Gojek 的做法证明,文化敏锐度高的战略,往往比大规模数字化扩张更具成效。来自新加坡 NGL Institute 的创始人 Mike Sim 表示:“文化洞察能建立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。”
区域品牌战略专家、Orange Room 体育营销机构创始人 Elvin Ting 也指出:“即便是再优秀的服务,若未能融入本地文化,也会失去用户的心。”
在发展迅速的市场中,真正能维持相关性和用户忠诚度的,是那些愿意本地化适应的企业。
企业决策者的关键启示
对于那些正在应对亚洲市场碎片化格局的企业领导者来说,Gojek 的做法不仅具启发性,更提供了可操作的战略框架。这些经验转化为以下五大重点行动建议:
- 将本地化融入核心战略——不仅是产品细节调整,而是从设计到运营的全方位定制。
- 赋能本地商户——支持中小微企业,能促进平台增长与用户忠诚。
- 解决真实的出行痛点——整合公共交通和可持续出行,获得日常高频使用场景。
- 优先考虑文化敏感性而非市场规模——理解用户的真实生活方式,比占有市场份额更关键。
- 灵活适应,而非照搬复制——统一模式在亚洲市场行不通,灵活性才是核心优势。
核心结论:规模不是关键——“贴地气”才是胜出关键
Gojek 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亚洲商业成功的一个关键真理:最有效的战略,往往不是技术上最复杂的,而是最具文化贴合力的。
平台可以被复制,代码可以被模仿,但将服务嵌入消费者真实生活场景的能力,才是创造持久价值的关键。
对于 Gojek 而言,超本地化不仅仅是市场切入策略,更是用户留存引擎、忠诚度驱动器和竞争护城河。在这个受语言、生活方式、基础设施与非正式经济共同影响的地区,“本地化”绝非营销手段,而是一项商业必修课。
随着东南亚持续城市化与数字化,下一轮增长的制高点,将属于那些既能思考“街区层面”又能跨国扩展的企业。
编辑说明:
本文由 NewInAsia 编辑部实习成员 Shahnazavira Kanahaya Putri Humairo 撰写。她是一名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,热衷于区域研究与叙事表达,并在多个组织担任内容撰写与研究岗位,拥有丰富经验。
如果您希望投稿或分享关于亚洲地区的创新、领导力或社会影响力方面的见解,请联系 NewInAsia 编辑团队。
亮点
Read the English article her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