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 The Emboldr(前身为 Kidzstarter)的创始人,Lee See Ting 正在搭建教育与不断演变的职场之间的桥梁。她的使命十分明确:不仅要为年轻人提供技能,更要赋予他们塑造未来的心态与信心。
凭借在青年发展、创业式学习以及 Z 世代互动方面的深厚经验,Lee See Ting 正在帮助新加坡培育出一个有韧性、价值驱动的新一代。
在本期 SG60 Showcase 特辑中,Lee See Ting 分享了她如何通过自己的工作,帮助学生应对不确定性、重新定义职业教育,并助力国家实现包容性与面向未来的增长目标。继续阅读,了解这位教育者如何为下一代重新定义影响力。
重塑未来:将教育视为赋权的工具
问:您是否可以分享一个对新加坡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项目?
答: 最有意义的项目之一是 #10,000 Voices——一个区域性活动,汇聚了来自新加坡及周边地区的青年,共同探讨未来职场应有的样貌。
我们不仅让年轻人参与其中,更赋予他们“共同创造者”的角色——鼓励他们反思、发声,并参与塑造学校、职场与领导力的未来形态。
通过讲故事、同龄人引导的对话以及跨世代论坛,我们为学生、雇主与教育者之间建立了坦诚交流的空间。我们收集到的见解,正在影响企业如何看待早期人才、学校如何为青年走向社会做准备,以及在这个快速变化的职场中,如何以共情的方式开展领导工作。
对我来说,#10,000 Voices 不只是一个活动——它是一场让年轻人站上设计未来舞台中心的运动。

连接青年与未来职场的桥梁
问:您为新加坡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怎样的独特价值?
答: 我将自己视为连接青年抱负与职场变革之间的桥梁。通过 The Emboldr,我设计出一系列课程,帮助学生与年轻专业人士培养自我认知、韧性以及目标感。
在这个受数字颠覆、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所影响的时代,我的工作不仅是让未来人才具备适应力,更是激励他们成为引领者。无论是为企业提供 Z 世代互动策略,还是通过身份认同工作指导学生,我都力求在情感与战略之间找到平衡。
问:您最近与新加坡的哪些机构有合作?
答: 我曾与以下机构合作:新加坡国立大学(NUS)、Visa 亚太、印度人发展援助会(SINDA)、义安理工学院、工艺教育学院(ITE)、新加坡国际基金会(SIF)以及人力资本领导力学院(HCLI)。在这些合作中,无论是职业规划、个人品牌建立,还是未来职场的教练课程,我都致力于激发学生的清晰感与勇气。
下一代教育的标志性项目
问:您有哪些具有深远影响的课程?这些项目如何与国家优先事项相契合?
答: 我主打的课程包括:
- Navigating the Future of Work(未来职场导航):帮助学生与年轻专业人士了解宏观趋势与个人抱负的工作坊。
- Purposeful Pursuit(目标驱动的追求):结合身份认同与目标设定,协助青年按照自己的标准定义成功。
- Redefining Future of Learning(重新定义学习的未来):引导教育者与下一代共同设计有意义的学习旅程。
这些课程与新加坡在职场准备、可持续发展以及领导力培育方面的国家目标密切相符,将不确定性转化为探索的契机。

问:在这一领域,您与他人的最大不同在哪里?
答: 我始终以真实经验进行分享。我的工作深植于与年轻人之间的真实对话,并通过与关键机构的合作将理念落地。我帮助年轻人先建立身份认同,再打造履历;同时打通教室与董事会之间的落差——把潜能转化为有目标的领导力。
我的方法源自价值观,以故事为动力,并始终致力于从内而外重塑我们的学习、领导与成长方式。
问:您如何保持前瞻性与不断进步?
答: 我始终紧跟学生的思维方式、行业的发展需求以及世界的变化。我坚信持续学习与自我成长,经常参加各类会议测试新点子并通过反馈进行迭代。
对我而言,保持相关性就是保持连结性——始终保持好奇、反思,并与新兴趋势保持对话。
总结:用目标引领,用真心构建

Lee See Ting 正在塑造一个让每位年轻人看到“可能性”而非“压力”的未来。
通过以身份认同与创业精神为核心的教育,她正在为新加坡的下一代赋予同理心、韧性与大胆想象的领导工具。她的工作提醒我们:职场的未来,本质上就是人的未来。
本文为 SG60 Showcase 系列的一部分,聚焦那些正在塑造新加坡未来 60 年的领导者、变革者与远见者。
Read the English article here, or listen to the podcast her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