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付出了所有努力——拼命工作、领导团队、交付成果——但当晋升的机会摆在眼前时,似乎总是被别人捷足先登。晋升留给了你的同事,认可变得遥不可及,倦怠悄然蔓延,却伪装成不断追求的野心。
Julie Landau 深知这样的经历。她不是通过研究或者理论了解这些挑战,而是亲身经历过。曾在阿里巴巴(Alibaba)和凯捷(Capgemini)等全球企业担任副总裁的她,如今专注于辅导高成就女性,帮助她们在迈向领导岗位的过程中不迷失自我。
在本文中,Julie 揭示了为何“更努力工作”并非答案,以及如何真正以影响力、清晰度和沉稳自信的领导力脱颖而出。
打开高管成长之门的思维转变
Q:亚洲女性在科技行业要晋升为高管,需要做出哪些关键的思维转变?
A: 迈向高管岗位,不仅仅是做更多事情,更是转变对自己的认知。我喜欢用“心境(mind state)”这个词,而不是传统的“思维模式(mindset)”,因为真正的转变不是管理你的想法,而是意识到——你并不是你的想法。真正发生变化的,是你的觉察力、当下的存在感,以及对可能性的开放度。
许多亚洲女性面临双重挑战:一方面是文化对谦逊与和谐的期待,另一方面是“夹心一代”的压力——在事业与照顾孩子、赡养老人之间不断平衡。
要实现心境的转变,需要:
- 从“隐形”走向“战略性可见”
- 从“执行者”转变为“有影响力的领导者”
- 从“完美主义”迈向“持续进步”
这也意味着将冲突视为领导力的工具,并重新定义成功,不再以自我牺牲为代价,而是追求可持续的发展。
这些转变并非要求你改变自我,而是从更深的自我认知出发,带着价值、声音和愿景去领导。当亚洲女性从这种扎根且有意识的状态出发,她们不仅能够晋升,更在重塑领导力的样貌。
Q: 亚洲与西方的高管魅力有何不同?女性应如何做到真实适应?
A: 高管魅力往往带有深刻的文化色彩。在西方,高管魅力通常表现为自信、直接沟通和个人可见性。而在亚洲,则更强调谦逊、沉稳和关系的和谐。
对于身处全球组织、同时又需要在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力之间平衡的女性来说,这种差异带来了复杂的张力。
女性可以通过融合东西方优势,真实适应这种差异:在内心建立沉稳自信,同时在关键时刻展现战略性的可见性。这意味着:
- 在恰当的时候清晰表达观点
- 用尊重的方式提出挑战
- 在保持文化本色的同时展现领导力
本质上,高管魅力并非模仿,而是共鸣。真正有力量的魅力,源自自信、文化流畅度,以及一种无需迎合、坦然领导的信念。
Q: 为什么“专注于存在状态(being)”而非“不断去做(doing)”,能彻底改变领导力和业绩?
A: 选择专注于“存在”而非“做更多”,能够帮助女性停止用超负荷表现来证明自己的价值,而是真正以已有的领导力姿态出现。
我辅导过不少在科技行业打拼了10年、15年,甚至20年的女性领导者。她们带领团队、达成业绩,却依然质疑自己是否真正准备好迈向更高的岗位。
但事实是:她们早就具备了所需能力。缺失的,并不是更多的证书或项目,而是对自身价值的深信。
当我们从“做更多”转向“存在更多”,一切都会发生变化。我的客户们学会了从清晰而非混乱中去领导,从自信而非自我怀疑中发声。她们不再在每场会议前反复预演发言,不再在高管会议中畏缩不前。如今,她们说话时不再追求完美,而是源自深刻的自我认知。
这并不是放慢脚步,而是以全新的姿态出现。
真正沉稳且当下的领导者,能够激发信任、做出更好的决策,并营造一个让团队共同成长的文化。最终结果是:更有凝聚力的团队、更可持续的表现,以及以有意图而非倦怠为驱动力的企业成长。
请记住:“存在”不是软技能,而是你尚未充分发掘的最大优势。
Q: 在“拼命奋斗”的企业文化中,女性如何追求高管职位而不被倦怠拖垮?
A: 在许多高绩效文化中,野心往往自带一张“无形的代价清单”,而这种代价对女性来说尤其沉重。职场期待你业绩出色,家庭期待你无微不至,而社会又要求你始终保持“可爱、讨喜”的形象。这种被默认的“三重负担”,悄无声息地耗尽了女性的能量。倦怠,不只是一个风险点,而是根植于体系中的“潜规则”。
说实话,我自己也曾陷入这样的漩涡。长时间工作、不断追逐下一个职位、每一个任务都一丝不苟地完成,但内心却始终感觉“不够好”。和许多身兼多重身份的女性一样,尤其是那些同时肩负照护家庭角色的女性,我曾经把“忙碌”当作一种荣耀,直到这种忙碌彻底压垮了我。
真正的转折,并非来自更高效的时间管理,而是来自这样一个深刻的认知:
“我不是我的工作效率,我更不是我的收件箱。”
当我不再试图掌控一切,而是开始回归当下,专注于我自己、我的价值观、我的领导力,这一切才真正发生了改变。
我也曾亲眼见证这一点,发生在我的一位客户 Priya 身上。她是全球一家科技公司的杰出领导者,始终处于“随时待命”的状态。她要管理团队,要照顾父母,还要安排孩子们的日程表,看似井然有序,实际上却在默默燃烧自己的能量。
通过教练辅导,Priya 学会了从“压力型领导”转变为“存在型领导”。
她设立了真正的界限,不再为坚持界限而道歉。她开始以更大的权威、更少的疲惫感去展现自己。最终,她依然得到了晋升,但这一次,她没有在过程之中失去自我。
我希望更多在科技行业打拼的女性听到这一点:
如果企业文化是有毒的,如果它奖励透支、惩罚设限,那么离开是完全可以的。
有时候,最有力量的决定,不是继续坚持,而是选择离开。这并不是失败,而是终于明白了:你值得更好。
追求领导岗位,不需要拿健康、平静或喜悦去交换。
你不需要更加拼命去证明自己。你只需要相信,在你最清晰、最平和的心境中,你本就足够优秀。
真正可持续的领导力,就从这里开始。
Q: 亚洲女性如何突破天花板晋升C级高管?企业又该如何支持?
A: 坦白说,我不认为亚洲女性在晋升 C 级高管时,做法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女性有“本质上的不同”。但我在个人经历与专业观察中,确实发现了一个关键:在亚洲,关系(guanxi,关系网)的力量无处不在。
2011 年我移居中国时,最先学到的一课就是:建立和经营自己的关系网(guanxi)至关重要。这种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关系网络,几乎是亚洲各地商业与领导力的基石。
对于在传统男性主导的行业中奋进的女性来说,这不仅是“有帮助”,而是“必不可少”。那些成功晋升高管的女性,往往擅长在不同职能、行业,甚至政商领域之间,搭建并维护深厚、多层次的人脉网络。她们的领导力并不喧哗,而是战略性、关系导向,并基于长期信任,而非短期成绩。
然而,这样的力量有时被低估,因为它并不符合西方那种高可见度或强势自我表达的领导模型。但事实证明,这种方式非常有效。
对于企业来说,如果想要真正支持女性晋升高管,最重要的启示是:
要投资于一个真正重视“关系”而不仅是“结果”的环境。
要为女性创造能够通过合作、联结和导师辅导建立影响力的空间。
要确保这种网络是开放而包容的——当网络包容,领导力才能真正多元。
Q: 在 QUEST Method™ 中,亚洲女性最常遇到的挑战是什么?为什么?
A: 在 QUEST Method™ 体系中,亚洲与西方女性在领导力成长旅程的不同阶段,各自会遇到不同的挑战。
对亚洲女性来说,最大、最根本的转变,通常发生在 Q——Quantum Mind State Shift(量子心境转变) 这个阶段。
亚洲文化中的谦逊、和谐与等级尊重,虽然是强大的优势,但有时也会在内心制造出一种“等待被认可”的习惯,阻碍女性主动去占据领导者的位置。
这一阶段要求深度的自我重塑:不再被动等待机会,而是主动拿回属于自己的空间,以清晰且有意识的姿态去领导。
相比之下,西方女性更多是在 U——Unstoppable Executive Presence(不可阻挡的高管魅力) 这一环节遇到困境。尽管在西方环境中,野心是被认可的,但女性在表达野心时往往会遭遇“双重标准”:要有力量,但又不能“太有力量”。这一阶段帮助女性放下对外界认可的依赖,以不加掩饰的清晰与身体力行的自信去领导。
共同点在于:一旦完成了这些心态转变——无论是内部的自我许可,还是对高管魅力的全然接纳——领导力的其他环节就会水到渠成。
因为,领导力的本质,并非迎合某种固定的标准,而是更完整地成为自己,并坚定不移地从那个真实的自我出发去领导。
Q: 在亚洲高速变化的科技行业,女性需要具备哪些关键领导力特质?
A: 作为一名前科技行业副总裁、现任高管教练,我在辅导亚洲女性领导者的过程中反复看到一个真相:那些能够在亚洲科技行业持续拥有影响力、不断跃升的女性,并不是依靠外界的认可,而是源自内在的力量。
在高压、男性主导的职场环境中,影响力并不来自“声音更大”或“做得更多”,而是来自对三种内在特质的深度修炼:
清晰感(Clarity)
不仅是对业务的清晰,更是对自我的清晰。当一位女性领导者真正明白自己是谁、她所坚守的价值观是什么时,她无需过多解释或刻意证明。她的存在本身,就是最有力的表达。
临在感(Presence)
亚洲职场看重业绩,但同样敬重从容。那些真正拥有可持续影响力的女性,从不急于表现。即使在混乱中,她们依然能够以稳重自信的姿态领导。
深度自信(Radical Self-Trust)
太多有能力的女性仍在等待“被选中”的那一天。而真正突破困境的领导者,是那些主动选择——“这里有我的一席之地”的人。她们在被认可之前,就已经以这种态度坚定地出现。
我曾辅导一位在新加坡的高级销售总监,她一直得到模糊的反馈:“你还差一点。”她努力完成所有“该做的事”,但依然感觉自己被忽视。直到她停止了“证明自己”,转而从核心自我出发去领导,结果不仅顺利晋升,还成为团队与公司无法忽视的关键人物。
现实是,在这个速度和产出至上的科技行业中,内在的领导力才是你真正的竞争优势。
这正是我帮助女性实现的转变:不仅是迈向下一个阶段,而是以对齐、充满能量、不可动摇的影响力去抵达那个位置。
成为那个注定属于领导者位置的你
如果你还在等待有人“看见”你,或许现在正是你自己先看见自己的时候。
Julie Landau 的教练理念不是教女性如何更大声,而是教你如何更清晰。
在这个过度推崇过度成就、却惩罚自信的文化中,重新找回你的存在感,不是奢侈品,而是成为一名领导者的必修课。
无论你是厌倦了一再“收缩自己”以适应环境,还是已在为不断证明自己的价值感到疲惫,这条路上有另一种选择——一种不必牺牲健康、不必迷失自我的方式。
Julie 辅导的女性们,不只是成功晋升。
她们正在重新定义,亚洲女性领导力应有的样子。
或许,你一直在等待的那个改变,就从你自己开始。
Read the article in English here.